狗狗掉毛怎麼辦?一次搞懂原因、改善方法

2025-07-24毛孩學堂,毛孩知識
狗狗掉毛怎麼辦?一次搞懂原因、改善方法

你家狗狗是不是也常常讓你一邊吸地、一邊嘆氣?

才剛清完沙發,牠又輕輕一抖,毛就飄滿整張毛毯,彷彿剛剛的努力都白費了。

其實啊,狗狗掉毛是很多飼主每天都在面對的小困擾。但你知道嗎?有些掉毛是正常的換季現象,有些時候卻可能是狗狗身體在偷偷求救。

這篇文章想陪你一起釐清幾件事:什麼樣的掉毛沒關係?什麼狀況要特別注意?還有,平常我們可以怎麼做,讓狗狗舒服一點、家裡也不再到處都是毛。

一起來了解一下吧~

狗狗掉毛的原因有哪些?先判斷「正常還是不正常」

狗狗掉毛的原因有哪些?先判斷「正常還是不正常」

狗狗掉毛不全都是壞事,關鍵在於掉毛的量、方式與身體狀況。我們先來看看幾種常見的掉毛原因:

1. 換季掉毛

春天、秋天是狗狗的換毛季,特別是像黃金獵犬、哈士奇、柴犬這類雙層毛犬種,這時期會自然將底層舊毛換掉。如果你摸牠的身體沒明顯結塊、皮膚狀況也正常,那就只是單純在「換衣服」,不用太擔心。

2. 營養攝取不均

毛髮的健康其實跟飲食息息相關。如果狗狗長期攝取的蛋白質、Omega-3脂肪酸或礦物質(像鋅)不足,毛髮會變得乾乾澀澀、容易掉落,甚至黯淡無光,彷彿少了「營養支撐」。

有時候你會發現背部、尾巴根部開始變稀疏,這時就該思考是不是吃得不夠營養了。

3. 情緒壓力大

你知道狗狗也會「壓力大到掉毛」嗎?有些狗狗對環境變化很敏感,比如搬家、飼主長時間外出、家裡有新成員等,都可能讓牠們出現局部掉毛、重複舔咬身體的行為。

這類掉毛常發生在前腳、胸口、尾巴等部位,不見得會有紅紅的情況,但如果你觀察到牠不斷舔一個地方,或是毛變得一塊塊稀疏,就要特別注意。

4. 接觸不適或皮膚敏感

狗狗皮膚比人類敏感得多。如果使用了不適合牠的洗毛精、地板清潔劑,或是接觸到灰塵、塵蟎、跳蚤等,都可能讓牠開始搔癢、掉毛,甚至出現皮膚屑屑或紅紅的情況。

這種情況的掉毛比較局部,常見在背部、耳後、腹部等地方,而且狗狗會一直抓或舔那個區域。

5. 寄生蟲或真菌感染

有些掉毛是因為皮膚感染了黴菌、跳蚤或疥癬,掉毛區域通常會是圓形、局部,摸起來毛很少,可能還有點黏黏的或有異味。

這種狀況就需要儘早處理,否則容易擴大,甚至傳染給其他動物或人。

延伸閱讀:如果你發現狗狗突然「禿了一塊」,不確定是不是感染問題,可以參考這篇: 狗狗突然禿一塊毛?可能原因與處理方式一次看懂

6. 年齡或內分泌改變

中高齡狗狗如果出現對稱性掉毛,皮膚變薄、毛色改變,可能跟內分泌功能有關,像是甲狀腺、腎上腺等問題。這類掉毛通常不是因為皮膚表層,而是體內調節出現異常,需要獸醫協助檢查確認。

狗毛滿天飛?試試這 4 個改善方法!

狗毛滿天飛?試試這 4 個改善方法

1. 固定梳毛

不只是為了清理,更是幫助皮膚循環與去除老廢毛。短毛狗每週2~3次、長毛狗最好天天梳。建議用適合牠毛質的梳子,不但可以減少掉毛,也能增進你們的互動。

2. 挑對洗毛精,控制洗澡頻率

避免頻繁洗澡,一般建議 2~3 週洗一次即可。重點是要選擇無香精、無酒精、成分單純的寵物洗毛精,才能真正穩定皮膚狀態。

3. 補充營養不能少

毛髮的健康靠的是飲食。可以檢查狗狗飼料是否含有足夠蛋白質與脂肪酸,必要時也能搭配補充 Omega-3、鋅與維生素E,幫助穩定皮膚環境、促進毛髮生長。

4. 減少壓力來源

對一些比較敏感的狗狗來說,陪伴與安全感非常重要。建立規律作息、固定散步、準備玩具或安撫用品,都能幫助牠放鬆,減少因焦慮導致的舔咬與掉毛。

哪些狗狗特別容易掉毛?

哪些狗狗特別容易掉毛?

不是每隻狗狗掉毛都一樣,有些品種天生就是「掉毛大戶」,飼主在選擇這些犬種之前,最好先有心理準備,日後日常照護會比較忙一點:

  • 雙層毛犬種:像哈士奇、黃金獵犬、邊境牧羊犬、柴犬、科基,牠們擁有厚實的底毛,換季時會有大量毛髮脫落,看起來像在「爆毛」。
  • 長毛犬種:博美、長毛臘腸、雪納瑞這些狗狗毛髮較長,容易打結也比較容易掉毛,清理與梳理工作比較費工。
  • 短毛但掉毛多的犬種:別以為短毛就省事,像拉布拉多、比格犬、法鬥這類狗狗,雖然毛短,但每天掉毛的量一樣驚人,尤其毛細又黏衣服,清起來其實不輕鬆。

不過別擔心,只要養成梳毛與定期清潔的好習慣,毛髮狀態一樣可以維持得很不錯。重點是找到適合的工具與節奏,讓照護變成日常的一部分。

狗狗嚴重掉毛怎麼辦?如何判斷是否該就醫?

狗狗嚴重掉毛怎麼辦?如何判斷是否該就醫?

日常掉毛也許只是換季,但如果你發現狗狗的掉毛變得「不太一樣」,就要多留心了。許多飼主一開始只是覺得毛掉比較多,直到看到皮膚出現異常,或毛髮明顯變薄,才發現問題早就悄悄出現。

一、出現這些狀況,建議盡快帶狗狗看醫生

如果你發現狗狗有以下情況,可能已經不是單純的換季掉毛,而是需要獸醫專業診斷與處理:

  • 掉毛情況明顯加劇、範圍越來越大
  • 毛髮變得特別稀疏、摸起來粗硬沒彈性
  • 皮膚看起來異常,像是顏色變暗、發出異味、有屑屑或黏膩感
  • 狗狗變得沒精神、不太吃東西
  • 出現對稱性掉毛,且活動力下降、精神狀況不佳

二、日常觀察與記錄掉毛狀況

有時候掉毛初期不明顯,這時你的小小觀察,就可能是幫助毛孩找出問題的關鍵。以下是簡單實用的三個方法,我們在家就能做:

  • 定期拍照:每週用手機拍下同一個部位(像背部、尾巴、腹部),幫助比對毛髮變化。
  • 注意行為變化:觀察狗狗是否特別常舔某個部位、抓癢次數變多、晚上睡不安穩等。
  • 簡單做紀錄:若掉毛已持續兩週以上沒改善,可以寫下發現時間、部位與是否合併其他異常,給獸醫參考會更清楚。

常見迷思:掉毛不是「清一清就好」的事

常見迷思:掉毛不是「清一清就好」的事

許多飼主對狗狗掉毛早已習慣,覺得掃地、黏毛是日常,甚至會想「是不是天氣變了?等等就會好了」。其實有些我們以為理所當然的做法,反而讓狗狗的毛況變得更糟。

Q1.「洗澡越勤,毛就會掉得少?」

不少人以為常洗澡能把舊毛沖掉,毛就不會一直掉。但太頻繁洗澡會讓狗狗皮膚變得乾燥,表層油脂被洗掉,讓毛髮更容易脫落。洗澡應以2~3週一次為宜,依狗狗膚況與品種調整。

Q2.「狗狗可以用人的洗髮精嗎?」

答案是不行!人用的洗髮精成分與酸鹼值並不適合狗狗的皮膚,容易造成敏感反應或長期不穩定。幫狗狗洗澡應選擇專用、溫和、無刺激成分的寵物洗毛精。

Q3.「掉毛就是換季,撐一下就沒事了?」

換季的確會讓狗狗掉比較多毛,但如果掉毛集中在特定部位,持續超過兩週都沒好轉,或是合併其他異常狀況(像抓不停、舔不停、皮膚出現紅點或油膩感),那就不能再當作一般換毛看待,應該儘早釐清原因。

狗狗的掉毛,其實是一種訊號。可能是換季、可能是營養不夠、可能是牠最近壓力大了。我們能做的,不只是清掃毛髮,更是多花一點心思去理解、觀察,甚至幫助牠們補回該有的健康。 毛孩的日常營養,飼主們該如何精準補充呢?

毛孩的日常營養,飼主們該如何精準補充呢?

在大多數人過去的記憶裡,貓咪和狗狗吃的保健食品「大多是沒有分開」的,過去寵物保健食品的選擇也不像現在這麼多。

伴隨養寵物的人口越來越多,牠們成為了我們「家人」甚至是「孩子」,對於牠們的「健康護理」和「營養需求」也日益重視。

然而犬貓身體結構如此不同,我們給牠們的愛應要有分別,如何為牠們提供「精準」和「安全」的保健食品已成為許多飼主必須面對的課題。

因此木入森堅持「犬貓營養分類,精準保健補充」,為毛孩有效補充營養!

如果你正在幫毛孩找合適的保健營養,我們幫你整理好囉~歡迎點擊下方圖片了解更多!

《寵物保健食品聖經》推薦必看!貓咪狗狗保健品到底該如何挑選?《寵物保健食品聖經》推薦必看!貓咪狗狗保健品到底該如何挑選?

相關標籤:

會員權益 官網獨享 魚油專家
gotop